8月8日,平谷大华山镇举办了甜桃王擂台赛,桃农一早就带着自家的好桃赶过来。好几位桃农告诉记者,近些年,大家不但重视桃子的甜,更重视酸甜比和果香味浓,一度遭冷落的水蜜桃开始重新受青睐。
平谷大桃发源于大华山镇的后北宫村,如今,全镇的桃子有218个品种,年均产量近1亿斤,是平谷大桃的核心主产镇。这次比赛在密三路旁的大桃文化博物馆举办,分油桃、白桃、蟠桃三个品类。每一堆桃子40颗,由专家团队随机选10颗测甜度,还要从外观、色泽、香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。
大华山村的王占山送来了自家的金霞油蟠桃,这种桃子的果皮金黄,果香浓郁,口味甜中带酸。因为浑身都是优点,所以被大家伙儿打趣地称为“桃中爱马仕”,这几年迅速推广。王占山告诉记者,为了让桃子更甜,他很少给成熟期的桃树浇水,“暴雨对桃子的甜度有一些影响,现在已经缓过来了。”
人群中,后北宫桃农范国华远远望着专家给自家桃子测甜度,眼中那份期盼,像是望着自个儿的娃娃一般。最终,他的桃子以26.7的甜度,成为今年的甜桃王。
他种了30多个品种的桃子,除了金霞,还带来了中蟠9、白凤两种水蜜桃来参赛。范国华介绍,白凤是日本引种的老品种,平谷曾经种了不少。它最大的特点是香,一盘白凤放在桌上,隔着好几米就能闻到清甜。但这种桃子甜度没那么高,更重要的是太娇嫩,采摘时要小心翼翼,更别提长途运输了,种的自然也就越来越少。
消费风向有时是个轮回。黄色油蟠桃铺天盖地上市,粉白的水蜜桃物以稀为贵,价格走高。老范只有两株“白凤”桃树,今年的水蜜桃供不应求。发货时,他会选择稍微硬些的,消费者收货后常温放置四五天,基本就能成熟发软,插一根吸管就能喝桃汁。“现在水蜜桃走高端路线,包装也讲究,运输上问题不大。”他说。
平谷区果品服务中心一直在关注消费市场的变化。“我们发现,重视桃香的消费者越来越多。”该中心主任喻永强介绍,桃香一方面来自品种,另一方面来自种植方式。所以平谷区号召桃农选择有机的种植方式,根据不同的销售渠道和终端市场距离,尽量采摘成熟度高的桃子。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记者:朱松梅
大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