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世纪80年代,老山被越南转变为挑战中国的军事据点,频繁向我国边境发射炮弹,令生活在边界的百姓每天都处于惶恐之中。面对这种情况,中国军队决定采取果断措施,一场持久战役持续了整整五年。据越南方面称,中国军队在短短三天内便向老山发射了超过十万枚炮弹,五年时间里更是动用了50万军力。这些说法是真是假呢?为何中国会采取如此“大手笔”的行动?
提起中越边境,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老山,它曾是战略重地。当时站在老山的顶端,向北望去,可以看到中国境内25公里内的广阔山河;向南则可清楚地看到越南的河江省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老山都处于天然的战略位置,是一个理想的“监视点”。
回到1979年,越南对中国的自卫反击战结束,解放军开始撤退,然而越南并未安分守己。相反,他们悄然占领了老山,并在山上修建了战壕、地堡,还埋设了大量地雷。逐渐地,老山被越南改造成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天然堡垒。起初,越南的行动似乎没有问题,毕竟他们只是为了自卫而筑垒。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他们利用老山的有利地势,隔三岔五地向中国边境开炮。
展开剩余76%生活在边境的百姓再也不敢种田、出门,生怕哪天突如其来的炮弹会带走自己的生命。从1979年到1984年,越南军方几乎每年都挑衅中国近700次,发射的炮弹接近三万发,造成300多名无辜百姓受伤。民众的生活变得苦不堪言,有人甚至在苦中作乐,开玩笑说:“别说是人了,就连家里的小猪、小狗,听到炮声都知道躲进窝里。”
面对越南的屡次挑衅,中国军队终于决定采取行动。首先,从昆明军区调动了500部电台,配合少量部队进行演习,并对外放出了要打击越南黄连山省的消息。越南军方听后惊慌失措,急忙调兵遣将准备应对。但实际上,中国的真正目标并不是黄连山,而是老山。
1984年4月,老山战役正式打响。解放军派出了18个炮兵营,向老山阵地倾泻了近三万枚炮弹。曾经参与这场战斗的越军回忆,解放军的炮火就像烟花一样,源源不断地轰炸老山阵地。“鞭炮声”此起彼伏,令人感到心惊胆战。接着,在4月28日,解放军派遣了118团和119团等部队,采取了秘密穿插与分割包围的战术,成功清除了越军设置的地雷、铁丝网和陷阱。
在战斗正式开始时,解放军战士们凭借地形掩护,成功避开了越军的火力封锁,迅速发起了进攻。面对敌人设置的雷场,解放军战士们毫不退缩,顶着炮火继续前进,排雷、爆破、冲锋,毫不畏惧。在不到几个小时的时间里,解放军便成功占领了老山主峰,五星红旗在山顶飘扬。
在松毛岭662.6高地的战斗中,119团战士们仅用了9分钟便突破了越军的防线。尽管越军在失地后组织了几次反扑,但都被解放军的炮火和机枪火力成功击退。在这场战斗中,解放军的“黑科技”也得到了实战检验,炮位侦测雷达帮助准确锁定敌方炮火位置,并引导我军进行反击。面对这种精准的打击,越南军队再也不敢随便开炮。
然而,这一切仅仅是开始。老山战役只是一场局部战斗,而真正让越南军方心态崩溃的,是接下来的五年“轮战”。各大军区的精锐部队纷纷参与,将老山战场当作实战训练场。昆明军区、南京军区、济南军区等七大军区的部队相继出战,每个军区都试验自己的作战方案,如南京军区的地形记忆法和济南军区的隐身术等。
越南军队本以为中国军队会像往常一样,打一仗撤一仗,但他们没想到解放军一次次调兵换防,战术不断变化,让越军应接不暇。越南士兵曾回忆说:“中国军队换防的速度比我们换衣服还快,每次我们研究透了他们的战术,他们马上就换了新的战术。”此外,解放军的火力支援也十分迅速,任何一次呼叫,都能马上收到炮火的支援。
在这场持久战中,解放军不断改进战术,尝试不同的作战方法,包括隐蔽攻击敌方单独士兵和重要目标。特别是一些神枪手,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战绩。例如,在138天内击毙了42名越军士兵,令敌人白天不敢露头,晚上睡觉都要抱着钢盔。为了摧垮越军的士气,解放军还使用了心理战术,通过大喇叭播放越南的流行歌曲,并在其中穿插战斗喊话,持续干扰越军的精神状态。
这五年里,尽管越南军方投入了大量兵力和物资,但始终未能夺回失地,反而损失惨重。越南士兵的军粮甚至需要依赖他国援助才能勉强坚持。与此同时,解放军通过这些实战演习培养了大量实战型人才,检验了新装备,提升了作战能力。
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989年,越南军队终于无法再坚持下去,不得不选择停战。这时,他们才意识到,如果继续在中国边境进行挑衅,必须首先评估自身的实力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大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